楚雄元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 引领各民族共同富裕 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冬 繁体 楚雄元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 引领各民族共同富裕 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楚雄元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 引领各民族共同富裕 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2023-05-18 16: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页 > 民族宗教 > 工作动态

楚雄元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 引领各民族共同富裕 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来源:元谋县委统战部 2022-09-30 15:59:00

  元谋是典型的农业县,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发展冬季露天蔬菜种植以来,经过40多年的探索发展,蔬菜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商务部、农业农村部指定为“商品蔬菜基地”“南菜北运基地”,素有“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美誉。   元谋县主动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呈现民生不断改善,人心更加凝聚的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 各族群众欢庆蔬菜节   贯彻新发展理念,赋予发展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建主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元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各族群众可持续发展。元谋县不断擦亮几代人共同努力创下的“绿色食品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之路。截至2021年,累计获得出口蔬菜质量安全认定面积21.05万亩,获得“三品”认证184个,黄瓜园镇入选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镇,22家农业企业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运行,1828个外销蔬菜、水果样品检测合格率100%。二是坚持共享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通过做强特色农业,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蔬菜已成为元谋最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富民支柱产业,年种植规模24.1万亩,产值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以上,农民从中获得生产经营性收入占全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通过共享科技成果,让更多群众更能融入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元谋县整合县乡技术力量深入种植基地,重点针对品种选择、土壤改良、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对各族农户进行“手把手”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能力。通过创新经营方式,让各族群众切实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在产业发展中,一部分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合作经营、基地务工等形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增收。全县1388户脱贫户实现土地流转租金收入700多万元,3000多脱贫人口通过就近就地务工实现收入4500多万元。正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元谋县各民族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6元,增长9%,连续19年位居全州第一位,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元谋进一步嵌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元谋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抓住现代农业这个“国之根本”,积极融入,主动担当,不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一是积极融入全省全州发展战略,领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依托全国仅有的露天冬早蔬菜种植、全年基本无霜的“天然温室”,以及地处昆明—攀枝花经济圈的重要结合部,公路、铁路、水运运输网络便捷等优势,主动融入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先后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创建示范县、国家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等多项荣誉称号。二是积极融入全国市场,探索经济互嵌交融新格局。依托东西部地区农业方面的互补优势,立足蔬菜、水果、花卉等优质产品,不断拓宽织密线上线下流通网络,壮大元谋各族群众的“朋友圈”“生意圈”。2021年,全县种植冬早蔬菜24.1万亩,产量76.8万吨,产值24亿元;种植经济林果14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14亿元。   为了打通农副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元谋县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成51个覆盖城乡的电商运营中心、服务站点和物流配送分拣中心,真正实现“快递进村”。为了加快电商发展,元谋县先后为各族农户、龙头企业提供网络营销培训10164人次,培育各类电商企业141户,开设网店300余家。元谋番茄、洋葱、葡萄、橙子、无花果、鲜花等特色生鲜农产品成功“触网”,实现销售额2.5亿元,在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各族群众联合创业,推动了元谋县的开放交融。三是融入国家培育种业“芯片”历史机遇,突破技术封锁打造元谋“育种天堂”。依托元谋县国家麦类蔬菜科研冬繁制种基地,吸纳全国各地100多家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展蔬菜、麦类种子繁育,打造“保、育、测、繁、推”育种全产业链,建设种业品牌体系,突破“卡脖子”技术攻关,把元谋打造成“育种天堂”。先后建成方智远院士工作站,朱海山、张仲凯等专家工作站,获制繁种专利14项,制定蔬菜种子生产技术云南省地方标准6项。2021年,全县有冬繁制种企业、合作社25家,育繁种面积1.5万亩,产量120万公斤,产值达3.05亿元。花椰菜、番茄等16个自主研发的果蔬品种在农业农村部备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冬繁制种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麦类)种子安全做出了贡献。2022年被列入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 强化现代农业技术国际化交流合作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元谋县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巩固高原特色农业支柱地位,为各族群众打造增收致富“铁饭碗”。一是围绕打造“两区”,着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打造全国重要农产品(果蔬)生产区,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各环节在内的全产业链。以蔬菜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国家特色优势产业(蔬菜)集群重点县建设为抓手,做精做优做强蔬菜、水果、花卉、制繁种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充分发挥元谋县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区块链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作用,探索建立数字农业示范园区、数字应用示范园、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为农业产业智慧化发展按下“快进键”。其中,元谋县农业大数据中心收录了全县3500亩果蔬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情况、13000个测土配方施肥、近30年元谋农业气象及农业产业发展资料、全国152个农产品市场的交易数据和其他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等基础信息,自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在打通信息阻隔、畅通流通渠道、激活农村市场和激发农民创业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元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装上了“数字引擎”。元谋县先后被评为全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和全省“10大数字农业优秀应用平台”示范县。二是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改造。围绕“设施化”,“十三五”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6万亩,建成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工厂化育苗大棚46万平方米,建成蔬菜、水果生产设施大棚10万亩,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作业设备6.3万台/套,综合机械化率达52%。围绕“有机化”,制定《元谋县A级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手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番茄、洋葱、黄瓜、菜豆4个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推广蔬菜优良品种绿色防控25万亩次,在全省率先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有偿回收试点,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培育云岭鲜生、自然之星等一批实力派有机农产品企业和品牌。围绕“数字化”,建成集产品可视化溯源、质量安全追溯保障、智慧农业等为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品牌推广智能系统平台,建成县级检测中心1个,乡镇检测站10个,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消费产品再到餐桌”的全程可视化溯源和质量安全追溯。三是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立足元谋县交通区位、原料供应、品牌市场建设等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结合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养生养老避寒胜地三大目标,依托元谋土林、元谋人遗址、红色文化和金沙湖风光等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以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科技展示与科普教育等多业态乡村产业,建设一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2021年,全县共培育休闲农业企业19个,接待游客56.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966万元,农村产业增长极不断创新,一二三产业进一步高质量融合发展,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正在元谋大地上徐徐展开。 “元绿”牌洋葱荣获云南省“10大名菜”   (来源:云南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